2023-02-15 09:40 来源:巴中日报
2月14日,在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上,获得平安四川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走上主席台领奖受牌,会场掌声雷鸣。
巴中一批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在全省脱颖而出获得殊荣,仅是2022年全市政法工作的一个缩影。市委书记何平在对全市政法工作批示中,充分肯定了我市政法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新要求:“以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目标,以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使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巴中,为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奋力推进巴中政法工作现代化。”
登“高”望远,向“新”而行。全市政法系统乘关怀而奋起,勇毅前行谋新篇,脚踏实地启新程,在传承和创新中实现政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施三大行动 以高质量法治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匹配高质量法治建设。今天就研究如何推进高质量的法治建设。”2月14日上午,在市司法局小会议室,局长张华将各科室负责人召集在一起思谋工作,确定实施三大行动,全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施振兴发展护航行动。深入实施“法治领航”工程,持续开展法治攻坚“十大治理”和法治惠民“十件实事”,推动解决法治建设“十个具体问题”。以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为抓手,纵深推进市县(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等重点领域行政立法,严格开展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全力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实施法治惠民暖心行动。拓展“法律七进”,持续开展法治宣传系列主题活动,培养“法律明白人”。推进“智慧法律服务”建设,实现法律咨询、事务办理“掌上办”“指尖办”。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机制,持续深化部门协调联动,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工作原则,让法治的温度直达社会“神经末梢”。
实施保障双年攻坚行动。建立行政服务事项与证明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工作改革,以“零材料”办事为目标,让线上“数据跑”代替企业、群众跑,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积极探索创建“无证明城市”。推进行政处罚“首违不罚”,全面规范行政处罚事项。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深入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
全市司法系统通过三大行动,推进本地高质量法治建设,为巴中
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谋划主动作为 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竞相迸发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层安、则国治。2022年,平昌政法委织牢“微网格”、推行“微议事”、形成“微公约”、创建“微调处”、强化“微防控”、打造“微阵地”,建立基层社会“微治理”融安模式,将全县划分570个网格、800个“微网格”,每网格落实一名网格员,实现综合治理管控横到边、纵到底。全年,网格员走访特殊人群2.2万余人次、上报处理网格事件1.3万余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2万余起、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00余件,基层社会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平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取得的成果,是全市政法系统在创新谋划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2022年,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全市政法系统始终坚持创新求变、重心下移,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牵引,创新基层治理新载体,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群众平安幸福不断“加码”。
2023年,面对新起点、新挑战、新目标、新任务,全市政法系统脚踏实地、谋动而行,在传承和创新中继续前行,在着力提高矛盾化解工作质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疏导干预机制、增强群防群治力量等方面下深水,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为加快建成“三市两地一枢纽”贡献更多政法力量。(记者 向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