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2 09:45 来源:巴中日报
“太感谢了,今后我一定学法守法,做一名合格的经营者。”近日,得知自己的违法行为免受行政处罚,当事人十分感谢“首违不罚”政策的实施。
这位经营者为何能免受行政处罚?去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深化“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出台“首违不罚”清单及适用规则,明确“初次违法”“违法的危害后果轻微”“当事人及时改正”三个“首违不罚”的必要条件和市场监管领域可以实施“轻微不罚”和“首违不罚”的具体情形。截至目前,全市“春雷行动2023”专项执法行动中,共有23件案件实行了“首违不罚”,免除罚款约58.6万元。
严格执法有力度
据介绍,市市场监管局在“春雷行动2023”专项执法行动中明确,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触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质量等安全底线,发生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时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以及对社会危害重、带有行业潜规则性质、突破道德底线的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绝不姑息。坚决守住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该局共查处触犯“三品一特”安全底线案件274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案件6件,向社会公开通报典型案件3批16件。
该局还全方位多领域综合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约谈、行政回访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引导当事人自查自纠,强化市场主体自律意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春雷行动2023”专项执法行动中,该局针对特种设备安全领域,对6家工业气瓶企业负责人开展约谈,签订责任书,向社会公开承诺;对20家超期未检燃气管道使用单位进行约谈,解决应检未检的问题,并督促指导燃气管道使用单位将775条压力管道检验信息录入到全国压力管道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联合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对全市42家电梯安装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进行警示约谈,对18家电梯维保单位、18家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和1家气瓶检验机构分别开展约谈;通过开展跨区域协作执法、全市一体化执法、全市交叉执法等各类执法行动,组织执法骨干开展执法实践,相互交流执法经验,促进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柔性执法有温度
专项执法行动与“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方式结合,既坚定守牢底线保安全,更有力维护秩序促发展。这也是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春雷行动2023”专项执法行动的主旋律。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以来,该局转变监管执法思维,坚持差异化分类监管执法,全力以赴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为我市“双年行动”助力。
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春雷行动2023”专项执法行动中,该局明晰“安全”底线,划定“包容”准线,构建“制度”基线,积极落实“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要求,打出了一套宽严相济的“组合拳”。
前不久,当违法当事人李明(化名)收到“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对市场监管执法人员连声道谢,并表示将学法守法,做一名合格的经营者。原来,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李明在无《营业执照》且无行政许可证的情况下,违法从事化肥销售。鉴于李明初次违法,违法时间短(仅1天),且未造成明显社会危害,最终研究决定,给予当事人免予行政处罚决定。
据介绍,该局探索“加减乘除”柔性执法工作办法,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模式,印发了《巴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程序实施细则》,明确在开展监管执法中要载明适用“首违不罚”的事实和理由,制作不予处罚决定书等方式,有力有序推进“首违不罚”制度在“春雷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实践中落地生根。同时,借鉴“繁简分流、分类处置”理念,构建轻微违法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对轻微违法案件快处的适用范围、基本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具体标准和工作要求,达到了“轻微违法案件处理效率较大提升、执法成本大幅下降、当事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三大效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对不触碰安全底线的新业态新领域给予一定的“观察期”,对需要整改的给予必要的“整改期”,引导市场主体认清利害关系、知晓相关法律法规,自觉自愿纠正违法行为。通过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教育帮助其避免“积小错酿大祸”,实现“免罚不免责”执法效果最大化。(记者 罗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