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欢迎您!
现在位置: 首页 > 市政府信息
市政府信息
巴中:工业为主擎,老区后发赶超

2023-02-27 09:30 来源:巴中日报 

   年味还浓,巴中各产业园区就变得“热闹”起来。“兰溪—通江”产业园迎来了大批返岗工人;恩阳区在巴中临港产业园举行2023年二批次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平昌经开区工业园里,瑞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紧张地进行设备调试,为即将投入运营进行准备。
  “今年是巴中成立地区30周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工作意义重大。”全国人大代表,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说,“巴中将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培育振兴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上,更加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地位,更加用力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改造农业,推动服务业与新型工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加快把巴中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立起来,奋力谱写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新篇章。”
  从脱贫攻坚到产业培育振兴
  “现在出门务工,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今年1月31日,巴州区三江镇居民牛军开始了返岗之旅,他选择了在恩阳机场乘坐飞机前往打工目的地浙江。“以前是从巴中坐大巴到达州,再从达州坐火车。现在交通更方便,可以直接坐飞机。”
  方便快捷的交通背后,是巴中近年来加速推动机场、铁路、水利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目前,巴中已建成机场1个、铁路2条、高速公路7条,汉巴南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也按下快进键。
  巴中交通区位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一举摘掉了千年贫困帽子。在呈现可喜变化的同时,巴中的“近忧远虑”也非常明显:发展面临着债务沉重、产业弱小、人口外流的近忧,以及未富先老、未经充分工业化城镇化就即将进入低碳化的远虑,巴中经济最大的短板就是工业弱小。
  因为工业弱,近些年经济总量、增速、结构、质量效益徘徊不前,农业287个“三品一标”中没有大品牌、大单品,服务业还是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数值低17.7%。人口流失较多,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超过100万人。
  巴中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工业不强,工业化是巴中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这一课还要加紧补上。脱贫攻坚、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任务已经阶段性或历史性完成,是时候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培育振兴上了,而且当前的巴中已经具备发展产业的条件。
  产业培育振兴展现新气象
  每天组装8000台,巴中市恩隆科技有限公司春节后就开启了“狂飙”模式:一部部新手机相继走下生产线,即将销往东南亚、非洲、巴基斯坦等地。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已经有40万部的订单量。
  “这段时间订单量较大,大家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按质按量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恩隆科技董事长王帅每天记录生产数据,叮嘱加强生产线质量管理。恩隆科技于去年6月入驻,目前两条生产线投产,二期计划成立的SMT贴片生产项目将于今年4月投产。

  位于通江县金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的中科森蓝年产4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建设,8月力争一期建成投产。
  如今,“巴中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培育振兴上来”已经成为全市普遍共识和实际行动,去年巴中市级领导、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外出招商分别增长150%、110%。
  在敢于抓工业、善于抓工业的指导思想下,巴中产业发展更加聚焦。按照全市“1+3”、县区“1+1”主导产业定位,这两年巴中招商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新建成标准化厂房66.9万平方米,企业入住率93%,引进太极集团、蜀道集团、五粮液、中科乐美等一大批龙头企业。
  去年,巴中产业投资、工业投资增长率均高出全省10多个百分点。
  巴中也着力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的工业思维推动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全市推行种养业“2+1”优势大品种计划,全力发展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巴中茶叶。新加坡雅控、华西希望特驱、北大荒、省供销集团相继牵手巴中,百亿肉牛全产业链项目也落户巴中。
  当前巴中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开始起步,现代金融、物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也逐步发展壮大。
  紧抓新型工业化这把金钥匙
  “巴中这两年调整经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取得初步成效,将持续坚持全市‘1+3’主导产业不动摇,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工业为主擎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高鹏凌说。
  2月7日,巴中经开区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巴中经开区招商中心举行。通过前期招商对接及深入沟通,活动现场签约项目总投资30.4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两个,成功实现招商引资新年“开门红”。
  巴中经开区主要负责人介绍,此次签约的芯片封装、碳纳米管粉体及导电剂生产等项目,均与全市“1+3”主导产业、巴中经开区“1+1”产业定位高度契合。
  聚焦发展实体经济,巴中围绕构建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重点开工建设总投资250亿元的30个工业项目,坚定推动工业经济做大做强。
  今年,巴中将继续要求县区招引企业70%与“1+1”匹配、70%要入园区,按照资源开发转化、承接产业转移、以市场换产业、巴商回家发展“四条路径”策划包装项目、招商引资促进,确保全年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
  今年春节前,巴中先后召开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对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专注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守住底线“三件大事”,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培育振兴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上,全面开启巴中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特约记者 李云良)


扫码关注巴中开放大学
服务电话:0827-2261033      邮编:636000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莲花街145号

版权所有 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 蜀ICP备17034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