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09:34 来源:巴中日报
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五区共兴”,形成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相互促进的区域发展格局。
对巴中而言,虽然全市只有5个行政县区,但情况各不相同。为此,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在区域经济布局上提出塑造“南城北旅”空间版图,在产业发展上明确县区“2+2”主攻方向,就是为了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各地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实践证明,差异化发展之路符合巴中发展现状,是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完善。
差异化发展不仅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与共”。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不能各自为政。要善于观大势、谋大局,使个体有机统一于整体,积极顺应全局发展的方向。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全市“一盘棋”,积极推动县域差异化发展。独木不成林,群林难离木。站在全市角度讲,做大做强“1+3”主导产业需要市县协同、需要各县区共同发力;站在县区“1+1”产业布局角度讲,产业协作分工半径早已扩展到全省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单靠一县一区很难发展壮大一个产业集群。因此,在发展思路上,既要考虑巩固和厚植优势,走好精准定位、差异化发展的路子,让每个县区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又要在市级层面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推动“龙头企业+上下游+左右岸+周边产品”延链招商、集群发展,引导各县区在细分领域错位发展、在产业链条合作共赢,尤其不能陷入挤兑竞争的不利怪圈。
差异化发展不仅要“百花齐放”,也要“一支独放”。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近年来,以江苏、浙江和山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基本形成了百强县市、千亿县市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说明百强县市作为县域经济“火车头”,不仅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同时对区域协调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巴中各个县区发展相对协调,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因此,我们既要鼓励各县区你追我赶,整体拉高全市发展水平,也要鼓励个别县区在一段时间内率先发展突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县区追赶超越。优势地区要领先发展,争当“领头羊”,通过先发带后发,携手迈步现代化新征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新发展阶段,后发地区高质量发展更为紧迫。坚持差异化发展理念,找准各个县区发展功能定位与自身优势结合点,推动不同类型县区竞相出彩,必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巴中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