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 09:19 来源:巴中日报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内涵的比拼、形象的比拼,更是细节的比拼。
2023年,是我市连续三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九年,也是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收官之年。创建工作已进入关键时刻,比的是信心、比的是决心、比的是细心。从多年的创建经验和考核反馈来看,看似细枝末节的地方更能展示创建的成果,细微之处的盲点漏洞却往往成为影响创建的短板。马路边的垃圾、随处丢下的烟头、视而不见的红灯、不戴头盔的随意穿行……这些举手投足间的小问题,犹如这座城市脸上的“斑”,让她逐渐黯然失色。
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重在细节、贵在细节、难在细节。如何做好细节?
着眼于“细”。文明城市的创建不仅要着眼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完善功能配套的大局上考虑,更要统筹抓好细微之处的工作。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耐心劝导并提醒、对随意摆摊设点的菜摊帮忙挪到市场内、对乱扔乱甩破坏公物的行为及时制止、对老百姓反映的急难愁盼事件深入研究调查解决……只有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多从群众关心的要事入手,必能将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觉主动地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我们的城市必将在日日有变化、周周有提升、月月有新貌的发展进程中变得更好。
管理于“细”。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不仅能体现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能体现城市的温度,体现群众的幸福指数。文明创建于小处见工作、在细处见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处细节,不断补齐每一处细节上的短板,便能切切实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温暖于“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动作为,还需要每一位市民的支持和参与。当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你会皱起眉头,当看到有人将地上的垃圾捡起,你又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文明”理念就是这样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中。细致入微,方能以小见大;细心周到,方显用心用情用力。当我们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当我们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当我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当我们搀扶过马路的老人,这些不经意的细节,传递着温暖,使这座城市更文明。
当前,创建工作已进入关键时刻。紧要关头,比的是信心、比的是决心、比的是细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做好每一件小事,完善每一个细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城市的“代言人”,让看不尽的文明之花盛开在城市每个角落,讲不完的暖心故事在大街小巷流传,听不厌的文明音符在心中不断跳动……(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