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分组讨论
2023-07-22 09:40
来源:巴中日报
7月21日,在中共巴中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分组讨论现场,与会人员围绕市委书记何平讲话、《决定(讨论稿)》和《全会公报(草案)(讨论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谈感想、议发展、谋未来,大家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贯彻本次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定信心、保持恒心,全力以赴抓工业,突破发展制造业,为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夯实产业基础。
关键词:聚焦主攻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立足省情实际,作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决策部署。坚定推进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积极融入国家、省战略全局的必然要求。
恩阳区委书记杨波表示,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市委召开五届六次全会,体现了市委对标对表、狠抓落实的高度政治自觉,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的强烈使命担当和立足大局、审时度势的长远战略考量。恩阳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聚焦“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落实“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做强电子信息和食品饮料两大产业,深入推进调规优园、挖潜兴园、引企入园、促建满园四大行动,擦亮“恩阳跑团”“一件事一次办”“接诉即处”“诚信恩阳”四张名片,突出大抓工业、突破发展制造业的鲜明导向,强力推进投资促进提升年、营商环境优化年、制造业发展突破年“三年行动”,努力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南江县委书记程秋认为,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确定的“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主攻方向,与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培育形成六大万亿级产业”部署,精准对应、高度契合。在市委“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引领下,全市上下抓工业认知高度统一、步调高度一致、成效特别明显。系统谋划全市工业发展5大类16项具体措施,为推动工业经济突破发展提供了路径遵循。他表示,南江将锚定工业发展“百亿产业、十亿税收”目标,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培育壮大食品饮料产业、挖潜突破生物医药产业,拼抢实干、奋战攻坚,加快建设西部生态工业强县。
文旅新区党工委书记王清平表示,全会以决定形式把工业产业发展进行谋篇布局,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注入了动力,通过推动工业强市制造强市,促进市委提出的“1+3”主导产业和各县区“1+1”产业与省委发展战略规划高度融合,文旅新区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二是立足资源扬优势,推动工旅融合发展。三是聚焦重点抓落实,加快项目高效推进,力争全区重大项目高效推进、高标建成。四是丰富业态聚动能,打造文旅品牌标杆,全力争取全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
平昌县委书记张勋表示,听了市委何平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决定》,体会到了前所未有大抓工业的决心、力度、支持。平昌县将坚定把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示范县作为立县强县的根本之策,进一步坚定工业“扛大旗、挑大梁”使命担当,深入实施园区提能、企业培育、产业升级、招大引强“四大行动”。坚持把事权给够、把空间留够、把力量配强,建立三个亿的工业发展基金,组建工业担保公司,切实提升园区保障能力。坚持把拼项目投资作为抓工业经济的首要任务,落实项目策划包装、拼抢对接、推进实施、督导考核专业专班运行管理。实施大企业“倍增”计划,“一对一”制订培育计划,强力推动小角楼与银海集团投资30亿战略合作尽快投产达效,着力推动麦金地与天味食品合作,加快建设川东北“调味品之都”,加快把华油中蓝培育为巴中首家百亿级上市企业。
巴州区委书记余斌表示,市委全会专门研究“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对于全市高质量发展、弥补发展短板十分重要。巴州区将在思想上更加坚定、重点上更加明确、措施上更加精准、环境上更加优越,把抓工业、抓制造作为当前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食品医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进一步夯实工业发展底部基础,切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成绿色工业示范区。
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说,工业是巴中未来的希望所在。通江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通江银耳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不动摇,更加聚焦产业链条的培育和延伸。坚持“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突出高质量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振兴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转化强基和创新驱动提质的良性循环,实现有效投入和持续产出的良性循环。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决恪守契约精神,出台惠及制造工人的教育、医疗、住房等优惠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制造工人的氛围,用真诚换取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巴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杰说,经开区将聚焦主导产业,坚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的大主导产业,聚焦新型绿色建材、先进碳材料、IC光电材料细分领域,中药成分颗粒、中药中间体、中药精致饮片,医美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精准突破,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建强园区载体,重点建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巴中曾口-金堂化工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医药物流产业园、秦巴中药材交易市场,百亿级两园区一市场体系,科学优化空间布局+建设低效闲置用地+亩均英雄腾笼换鸟,最大限度为工业发展腾出空间。精准对外招引,坚定走好承接产业转移、商会平台招商、集群化引进、市区协同推进路径,集聚一切优质资源招引链主企业,紧扣入驻龙头企业延链补链精准招引。聚力内强培育,精准实施一户一策、一企一策,聚力培育一批潜力企业长久入驻,培优一批在库企业止滑回升,培强一批优势企业上市突破,实施30亿级、10亿级、5亿级、1亿级企业场次培育计划。构建链主企业引领发展,链上企业集群发展,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企业矩阵。
关键词:优化营商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
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伟表示,全市政法系统将筑牢法治屏障,加大对全市主导产业的法治保护,严厉打击干预企业正常运行的行为,为主导产业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还将提升法治服务,通过“法治跑团”“法治体检”等形式精准对接企业法治服务需求,以法治之力护航工业企业健康发展。
市政府副秘书长石涌泉认为,要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聚焦“全省最优、全国一流”,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全力推进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引导民营企业争当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生力军。要用心用情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保障服务重点企业用工,全力支持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兴业和留巴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市政府驻成都办事处主任朱轩表示,成都办事处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聚焦市委推进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和“1+3”主导产业的决策部署,主动谋划与工业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强化跟踪服务对接,打造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格局。
市政府秘书长张夕谦认为,要优化环境护航发展,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切实落实“四到精神”,持续深化开展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学工业、钻工业、爱工业,解决不会抓工业的问题,真正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局长朱晓聆表示,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将聚焦全市“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服务企业发展壮大职能职责,切实为推动地方经济赶超进位、提速发展贡献力量。将进一步优化涉企审批服务,营造惠企利企氛围。设立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实行惠企政策“一窗发布、一窗咨询、一窗受理、一窗兑现”,推动政策红利全面准确向市场主体推送,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净窗”行动,定期开展企业走访工作,主动了解企业的办事需求,积极协助解决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坚决查处损害营商环境行为。
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张真认为,市委何平书记的讲话,深入回答了“巴中工业经济抓不抓、怎么抓”的现实问题,找准了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巴中现代化的方式路径,凝聚了齐心协力抓工业经济的磅礴力量。市金融工作局将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全力服务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壮大基金和担保公司功能,借力资本市场渠道资源和搭建银政企融资对接平台等,全力服务工业企业有效资金需求。
关键词:强化保障措施
工业化是巴中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坚定推进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是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优化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路径。
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何光平表示,全市教体系统将发挥职教优势,深入实施职业教育赋能行动,聚焦工业兴市制造强市主攻方向,发挥本地职教学校优势,围绕产业办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定向培养,大力培养输送一批专业强、技能高、企业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聚焦工业园区规划布局,开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学校联盟、名校托管等机制体制,解决工业园区职工子女“上学难、上学远、上好学”的问题。发挥教育系统对口联系优势,立足全市工业发展短板,积极协调推动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孵化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推全市工业产业发展。
市水利局局长马永表示,将立足水利行业主责主业,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工业发展水资源供给侧调配,全力满足工业发展用水需求,开通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审批通道,围绕实现“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积极践行“四到精神”,当好市场主体“服务员”。用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思路,主动学习工业领域相关知识,扎实提升知工业、懂工业的素养,提高水利工作与工业发展的契合度,培养一批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努力锻造一支新时代巴中水利铁军。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中荣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3”主导产业,按照《决定》确定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结合实施种养“2+1”优势大品种计划,做好“土特产”文章,在“三链同构”上发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聚焦提标扩能、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做优生产供应链、做强精深加工链、做响品牌价值链,全面提升“巴中产”“巴中造”辨识度和影响力。
市财政局局长何小兵说,坚定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对全市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制造业为重点,构建工业经济发展生态,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突破作出了全面部署,凝聚了共识,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增添了措施,充分彰显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财政部门将聚焦战略机遇、持续强化上争支持,聚焦守正创新、持续增强保障能力,聚焦主攻方向、持续转变支持方式,聚焦债务化解、持续守牢风险底线,进一步筑牢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为全市工业经济突破发展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