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四川(巴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大会主题交流活动举行
2023-10-17 09:05:03
来源:巴中日报
金秋时节逢盛会,信心满怀向未来。10月16日,2023中国·四川(巴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大会举行,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相聚红色巴中。大会期间,“大力发展巴山肉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森林康养促进乡村振兴”“金融赋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三个主题交流活动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主题激荡智慧,共商创新发展之策,共谋乡村振兴大计。
让巴山肉牛产业越来越“牛”
10月16日上午,2023中国·四川(巴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大会“大力发展巴山肉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主题交流活动举行。来自中国农科院、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畜牧产业知名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巴山肉牛产业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市锚定“首先坐上全省肉牛产业头把交椅”“早日实现西南第一、全国领先”发展目标,科学编制出台巴山肉牛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十大工程”,持续推进肉牛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肉牛标准化屠宰加工、直营店销售、特色餐饮消费等快速发展,科研深度介入、龙头牵引带动、协会内引外联、行业无缝跟进、群众主动参与的肉牛产业生态正加快构建。
交流活动中,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中国养牛业暨巴中肉牛产业发展建议与对策、肉牛规模养殖效益优化基本途径、科技护航巴山肉牛产业发展以及企业携手巴中养牛人建设巴中和美乡村等领域展开讨论。
巴中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优良的本地空山牛和引进的海福特肉牛品种为巴山肉牛产业赋予了竞争优势。“要通过集群共享,提质增效,全产业链推动巴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肉牛产业科技创新,用高新科技赋能传统肉牛产业,提高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巴中肉牛产业竞争力。”在看好巴中肉牛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中国畜牧业协会牛分会会长、博士生导师许尚忠带来了他的建议与对策。
“肉牛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产业前景好。如何科学养好牛,实现增收增效,事关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交流活动中,四川省肉牛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十四五”牛育种攻关首席专家、研究员付茂忠结合多年研究成果,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肉牛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分析。同时,就肉牛养殖效益优化措施,他建议,要提高资源转化率,提高畜禽(肉牛)、劳动、土地生产率以及提高牧场管理水平、降低生产管理成本等。
在巴山肉牛研究所所长李林祥看来,科技创新是保障“巴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他提出,要加强空山牛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引进良种的本土化培育,结合巴中实际建设标准化技术体系,加大优质饲草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等,让巴山肉牛产业行稳致远。
有了客观优势条件,怎样用行动助力?雅拉德荣集团执行总裁罗林表示:“力争用5-8年时间,在平昌县实现10万头母牛、巴中市全域实现20万头母牛+10万头育肥牛的肉牛养殖规模,并通过种源输出、屠宰加工、生物制品及副产品的生产销售,带动4万户农户分散养殖母牛,户均5头牛,增收2.3-3万元/户,最终实现肉牛全产业链年产值超百亿的乡村振兴产业,助力‘和美乡村’建设高歌猛进!”
交流期间,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提供了颇具价值的观点和思路,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肉牛产业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这些话题既有思想的厚度,又有视野的广度,对于大力发展巴山肉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让森林康养成为多业态融合的“新蓝海”
十月巴山,红叶绚烂。巴中深秋秀美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着参加2023中国·四川(巴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大会的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10月1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前,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围绕“发展森林康养促进乡村振兴”主题展开交流,为巴中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把脉支招、集智聚力。
“康养是产业,是一种‘以养为手段、以康为目的’的生活方式,是结合外部环境改善人的身心神,并使其不断趋于最佳状态的行为活动。”交流活动中,全国森林康养专家智库专家、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常务理事崔玉范围绕森林康养发展机遇与挑战、发展规律、模式和技术路线、高质量发展路径和主要策略等3方面为巴中森林康养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听完崔玉范专家的讲解,我受益匪浅。接下来,我将找准市场定位,依据条件、不同康养需求,定位不同客户群体。”罐子沟森林康养基地董事长刘智勇说。
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生产力,还是一种吸引力,更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靠得天独厚的康养资源优势,让绿水青山生长出“宜居竞争力”,在巴中已成共识。
谈及巴中如何推动全域森林康养事业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康养国家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副秘书长冷文涛给出了建议。
“要以建设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为发展契机,构建起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市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镇、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中国森林康养人家的多元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格局。”冷文涛说,同时积极争取举办森林康养行业主题会议,以会带展、以会促投,定期发布森林康养服务产品,推动市域内森林康养基地开发森林康养处方、课程、活动,形成专业化的服务产品。
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核”动力。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康养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副会长兼森林康养分会理事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改司原司长刘拓围绕江西赣州市丫山通过发展森林康养,实现荒山变金山、贫穷变富裕等例子为大家讲解了发展森林康养对实现乡村振兴的影响。
“森林景观景区的投资主体和客流主体在城市,城市资本投向农村,市民消费转移到农村,活跃了农村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资金源头。康养既卖服务,又卖产品,客人通过消费和购物,带动基地及附近乡村种植、养殖、加工、农事、园艺体验等产业发展,带动集体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销售业发展,既能丰富产业链,又能促进农民增收。”刘拓说。
巴中市政府副市长任小娟表示,本次大会为巴中发展森林康养、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将珍惜此次宝贵机遇,认真吸收大会成果,大力探索康养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努力为全国森林康养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巴中实践。
让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10月16日,2023中国·四川(巴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大会“金融赋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交流活动举行。
活动中,与会人员首先观看了专题片——金融做笔,绘就美丽“大巴山居图”。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围绕近年来金融支持乡村建设成效、党的二十大后乡村振兴对金融的新需求、如何让金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三个方面作了分享;部分省级金融机构围绕如何与巴中合作共赢作了主题交流。
“多年来,我行与巴中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朱万权表示,近年来,该行在巴中粮油收储及加工、产业帮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重大水利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投放了超过300亿元政策性贷款和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支持了一大批地方重点项目。“今年省分行也专门印发了《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巴中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支持巴中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有规模、有品牌的乡村产业,对重点领域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相信政银合作将会持续升温。”
“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刘勇表示,工商银行与巴中市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95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先后向巴中市及南江县、通江县派驻扶贫干部挂职帮扶,四川工行也派出帮扶干部,积极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工行力量。”刘勇介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支持巴中乡村振兴是工商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也是工商银行作为南江县、通江县定点帮扶单位的光荣使命。“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配置更多金融资源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一如既往支持巴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期待与巴中市各级政府、各位企业家、各位新农人携手同行、并肩努力,为巴中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了解,本次活动市政府与农发行、工商银行、人保财险等16家省级金融机构举行了现场签约仪式,签约授信金额达2930亿元。(记者 张维 陈俊吉 付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