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欢迎您!
现在位置: 首页 > 系统要闻
系统要闻
培养服务家乡的“永久牌”人才队伍

——巴中开放大学奋进发展30年

 

■陈杨

 

  这是一所特别的大学。

  她办学格局特别,是巴中事实上的第一所大学。成立44年、特别是巴中地区成立30年来不断创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她办学规模特别,长期作为巴中唯一一所大学而桃李天下、人才辈出。累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1.6万人,4万余人在这里圆了大学梦,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有用的“永久牌”人才队伍。

  她办学理念特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永远不变的宗旨。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指向哪里,办学的触角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超过10万人次通过各类教育培训班“充电”,在乡村、社区密织一张终身教育网络。

  这就是巴中开放大学,一所由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升级而来,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四川开放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面向人人,没有围墙的大学;一所超越时空,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优质教育资源集聚与共享的新型大学。

  与老区发展共成长

  数十载磨砺芳华依然

  回望来时路,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巴中开放大学的成长奋进史不但与巴中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更有着这个伟大时代的深深烙印。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的同时,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的筹办工作在全国快速推进。1979年春,巴中县开始筹办电大,并于当年7月由十二家部门联合招收第一届电大班学员24人。

  1993年巴中地区成立时,巴中电大已先后建立由电大站、师范校、教师进修校、商校、总工会职工学校、粮校、供销校、县建委、清江奇章中学、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等教学点组成的电大教育网络,开设了13个大专专业、8个中专专业,有1112名中专生、1629名大专生毕业,走上岗位后很快成为巴中各行各业的骨干。

  1994年,乘着巴中建地的春风,巴中电大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1994年12月,巴中电大管理站更名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巴中分校,辖通江、南江、平昌三个工作站;2003年6月,更名为巴中广播电视大学,下辖平昌分校、南江工作站、通江工作站;2021年6月,巴中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更名为巴中开放大学。

  不管是电大时期还是如今的开放大学,均开辟了一条与以面授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有益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下,为巴中培养出急缺的各类人才,成为老区人圆大学梦的“象牙塔”。

  30年来,巴中开放大学(含巴中广播电视大学时期)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1.5万人、大专本科毕业生4万余人,开展各类教育培训达10万余人次,他们成为推动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没有“围墙”的大学

  与时俱进开放办学

  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对老百姓不设围墙,更能俯下身子,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没有围墙,办学思路更能放手开拓创新,更能心无旁骛锐意进取。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教育群众”,致力于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大学,巴中开放大学把群众路线践行到极致。

  依托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巴中开放大学和相关部门携手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田间课堂”“空中课堂”,组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办学系统。

  办学无止境,服务无边界。在不同时期,巴中开放大学及前身巴中电大,根据地方党委、政府发展战略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与时俱进改进招生和课程设置。特别是在新时期,巴中开放大学积极与本地部门、企事业单位对接,先后与多家部门用人单位达成了人才培养协议;与国家开放大学、四川开放大学及所属县级分校构成了系统办学体系,开办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开放教育、电视中专教育等学历教育,开设大学本科、专科、中专等层次的8大科类160余个专业。学校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虽然没有宽敞的校园,没有现代化的教室,但只要有网络信号,知识就能传遍千里巴山。2019年,全市电大系统录取人数突破3000人,办学规模进入全省前列;2020年,录取2282人;2022年,巴中开放大学录取本、专科学员1837人;2023年,4名本科毕业生被国家开放大学授予学位,录取新生1800余人、在籍学生7000余人。

  高质量育人

  不断转型发展凝聚新动能

  办学者心无止境,心之所至,力之所及;办学者心系大局,民之所需,使命必达。

  近年来,巴中开放大学响应各级党委、政府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文明城市、村镇建设、中小学教师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领域中,不断探索、转型发展,凝聚起老区振兴发展在最基层的新动能。

  特别是2021年以来,学校以巴中广播电视大学更名巴中开放大学为契机,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发挥公办开放大学政策优势,建设学习型社会,按照“开放大学作为国民教育和社会公益性质新型高等学校”的定位,坚持“量质并重、以量为先”的办学思路,坚持“多措并举、多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构建育人新格局。

  几年时间,全市建起了市建社区大学、区县建社区学院、乡镇建社区教育学校、村建社区教育学习点,逐步建起了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发展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在全省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推进会上进行了交流。近年来,全市共创建了“晏阳初讲堂”等3个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涌现出杨毅等8名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还创建了“康乐公益讲堂”等近20个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选出钟正光等25名省级“百姓学习之星”,取得的成绩位于全省前列。

  为助力乡村振兴,巴中开放大学充分利用空中课堂、固定课堂、移动课堂、田间课堂,突出针对性、实效性送培到村,按需施教。全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专题宣讲、家政服务、月嫂、育婴、手工编织、电焊、保洁、安保等技能培训,受益群众近5万人次,与北京、上海、成都等相关机构签订了劳务输送合同,帮助近千名村民和社区居民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服务大局

  培养服务家乡的“永久牌”人才队伍

  党委、政府所系,我们所向。30年来,巴中开放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在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中,巴中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基层干部,现有村干部队伍急需全面系统“蓄能充电”。从2018年起,学校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教育,为巴中打造一支“永久牌”人才队伍。

  2018年起,巴中市启动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是全省第一个大规模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教育的市州。2020年秋起,将培养人才范围扩大至社区干部。巴中开放大学为基层干部量身订制了亟需的专业和教学。在乡村振兴发展和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有9个大专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三个专科专业。总共开设的24门课程中,分为国家必修、省级必修、市级必修、选修等几大类。根据巴中实际,还增设了实用公文写作、农村产业发展实务、乡村旅游、农村村务管理、农村依法治理等5门地方特色课程。针对农村实际,还开设了地质灾害预防、食物中毒、公共卫生、迷信活动、邻里纠纷、酒席之风等热难点问题专题,放入“课程超市”供学员选择。这些“菜单式”的选修课程主要通过面授教学方式,邀请在本领域内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为学员开展面对面专题讲座。

  实施近6年来,全市3588名村(社区)干部参加了专、本科学历提升教育,1949名学员已顺利毕业,基本实现了对全市各村、社区干部的全覆盖。提升教育的参学人数、政策扶持力度、呈现的效果,在同时期均领跑全省各市州。让基层干部实现了学历、能力的双提升,为全市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下、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实用人才。众多学员充实了基层组织,成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致富带头人,上百名学员被荣选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涌现出全国人大代表汪其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简倩、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丁小慧等优秀学员代表,不断为巴中乡村振兴发展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蓄势赋能。

  时代之所指,竭尽我所能。30年来,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的思路一直贯穿学校的发展始终。在新征程上,巴中开放大学将继续乘势而进、锐意进取,展现新气象、担当新作为。

(原载《巴中日报》2023年10月27日  记者 陈杨)


扫码关注巴中开放大学
服务电话:0827-2261033      邮编:636000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莲花街145号

版权所有 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 蜀ICP备17034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