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欢迎您!
现在位置: 首页 > 市政府信息
市政府信息
省人大代表张育贤建议: 支持通江银耳(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024-01-24 09:31:56

来源:巴中日报


世界银耳看中国,中国银耳看通江。地处北纬31度的通江县素有“一府三乡”之美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云雾萦绕的温和气候成就了通江银耳的独特品质。近年来,通江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坚持“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双轮驱动,持续擦亮“通江银耳”金字招牌。2021年,培育创建通江银耳(食用菌)园区为省三星级园区,2022年升级为省四星级园区,基本形成了“一带两区三园百基地”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就抓住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在今年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巴中市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育贤建议,在通江银耳(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上给予帮助指导,持续擦亮“通江银耳”这块富民强县的农业金字招牌。

“提出这一建议,基于通江银耳良好的发展态势。”张育贤介绍,近年来,通江银耳呈现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科研水平大幅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品牌效益充分凸显等特点,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从产业规模上看,通江发展银耳乡镇20余个、专业村37个、集中连片示范点75个,菌种厂9家,建成通江银耳核心种植基地、原生态野生银耳基地、交易展示中心等。

科研水平大幅提升。通江聘请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担任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首席顾问,成立“李玉院士专家团队通江银耳研究中心”,重点在种质资源普查、品种选育、栽培创新研究、加工产品研发、银耳宣传指导与人才支持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围绕“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三大主攻方向,持续研发通江银耳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先后开发并生产销售银耳汤饮料、银耳酒、银耳饼干、银耳面膜等7大系列20多个产品。

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坚持外抓招引、内强培育,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已成功引进福建好彩头、福建祥云、未来生物科技等头部企业入驻园区,新增各类新型经营主体30余家。

品牌效益充分凸显。成功举办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积极组织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农博会、西博会、行业展示展销会,搭建通江银耳创富平台,开创通江银耳共享、共赢、共富新局面。

“此外,相关政策也利好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张育贤说,国家出台《“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江银耳作为巴中市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支持;《四川省“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到,支持打造通江银耳等特色产业;《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到,要做强川东北通江银耳等优质特色高效产业带;《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支持特色农业项目实施,将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向欠发达县域倾斜,支持每个县域至少实施1个项目。

“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良好、多项政策支持等优势。”张育贤表示,希望省级相关部门能在资金、政策上予以倾斜和帮助,助力通江银耳(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让银耳真正成为老区发展的‘助推器’、群众增收的‘金元宝’。”(记者 郑栋梁)

 


扫码关注巴中开放大学
服务电话:0827-2261033      邮编:636000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莲花街145号

版权所有 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 蜀ICP备17034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