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有效地推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
经过调研,省人大代表唐锡国发现,巴中发展底子薄,各项医疗卫生资源较全国、全省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全市无国家级重点专科、没有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三甲综合医院仅3家。很多疑难危重症患者及家属跨省、市求医,距离远、时间长,对患者救治效果影响较大。由于医疗卫生基础薄弱,脱贫群众有因病返贫的潜在风险。
“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将有效缓解我市优质医疗资源短缺问题,降低群众跨省份、跨区域就医比例,缩小巴中医疗卫生资源与全省的差距,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推动巴中与其他市州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唐锡国表示。
为何可以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唐锡国引用了三项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十一条明确,加大对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财政投入,通过增加转移支付等方式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规定,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健康扶贫主要政策总体稳定,调整优化支持政策,进一步补齐脱贫地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短板弱项;《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明确,在巴中打造川陕革命老区区域卫生健康中心。
唐锡国认为,支持巴中建设四川省区域医疗中心,可以有效引入并承载国家级、省级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全市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提升群众在巴安居乐业的幸福感。为此,他提出两点具体建议:
一是建议省卫健委在项目资金和人才帮扶上向巴中倾斜,全力支持巴中建设四川省区域医疗中心。主要包括建设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大数据中心,推动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支持建成省级泌尿外科、老年医学区域医疗中心。
二是建议省卫健委协调省内知名医疗机构加大帮扶合作力度。推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川北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校与巴中医院开展多方位深度合作,开展对口帮扶,推动我市医院的医、教、研协同创新发展。(巴中融媒记者 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