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欢迎您!
现在位置: 首页 > 市政府信息
市政府信息
让群众过上更舒服安逸的日子

——巴中市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系列解读之三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让人民群众住得舒适、行得方便、耍得安逸,是一座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八大工程”中,我市将全力实施宜居生活提升工程,就是聚焦于保障住有宜居、建设和美社区、完善交通出行条件、提升消费体验等“关键小事”,让巴中更加幸福宜居、生活更加安逸巴适。

居者优其屋

住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

“我住的公寓,自己没花一分钱,热水、无线网络都有,这几天正在装空调,宿舍环境很干净,东西很齐全。”2月7日,在恩阳区临港产业园食堂吃过午饭的马仕奉,正同几个工友一起回宿舍,他介绍:“员工宿舍距离上班的四川永润欣科技有限公司不足百米,没想到我们工人也能住这么好的房间。”

在产业园外,文治街道回龙社区居民陈永平也因房子的事情感到开心。元旦前夕,他申请到了60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

住进去后,陈永平最大的感受是环境舒适、服务周到。“前些天,房间衣柜坏了需要维修,问题反馈给物业后,当天就处理好了。”他说,一年3000多元就能住进这样的小区,政府办了件大好事。

马仕奉和陈永平的愿望——“居者优其屋”,如今正在越来越多的群众身上实现。

在宜居生活提升工程中,“保障住有宜居”是关键内容。

“在实施中,我们将构建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商品房等多层次、全方位的住房供给体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改革和保障科负责人秦疆介绍,今年我市将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400套(间),利用闲置房屋通过改造(建)方式,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对符合条件的保障人员配租,充分发挥住房保障民生兜底作用,实现更多人群安居。

群众期待的“好房子”,不止在于房子硬件的品质,还包括房子所在社区的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

在宜居生活提升工程中,我市还将城市更新等政策衔接起来,开展“城市体检+城市诊断”系列行动,加快基础设施功能补短和品质提升,通过建强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支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措施建设和美社区,打造舒适宜居环境,用心托举群众“安居梦”。

出行更便捷

阡陌交通,关系民生。

有一个安全便捷的公共出行环境,是广大群众的共同关切,也是宜居生活的重要指标。

“三六九,往外走,今天我一早出门去巴中开张自己的面馆,这些‘小黄车’比我还早,都在家门口等了。”2月6日,大年初九,巴州区曾口镇杏花村村民李培农通过搭乘农村线路营运车直达位于巴州区回风路的店门口,“无需多走一步路,现在出门太方便了。”

李培农口中的“小黄车”,是我市乡村客运“金通工程”的载体之一。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采用班线客运、公交客运和响应式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城乡公共出行服务均等化。

未来三年,这样的便民举措,将继续优化提升。“我市在宜居生活提升工程中,将继续提升农村客运水平,开展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加强客流密集点公交线路覆盖,形成‘市县一小时、主城区15分钟’交通圈。”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中心运输科负责人黄亭树告诉记者。

享受便捷交通的不只是人,还有货物。

“现在出行和取寄快递感觉跟城里人一样方便、幸福。以前取快递很不方便,要往镇上跑,来回要花1个多小时。”2月8日,恩阳下八庙镇万寿村村民黄方亮仅用10分钟就从村里的“金通·邮快驿站”取回快递。

下八庙镇万寿村党支部书记肖梅坦言,今天村民的方便与幸福,是政府推进客运网、邮快网、物流网等多网高效建设和深度融合发展结晶。

在宜居生活提升工程中,我市也将继续围绕打通快递物流进村“最后一公里”目标,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城乡道路设施,提升道路安全水平,缓解道路拥堵,提升群众宜居指数。

消费添动力

火热的消费,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月4日,大年初七,市民王源利用假期的最后一天,带着孩子在莲山湖新区的伊索欢乐世界体验了愉快的亲子时光,结束后又朝着晚餐地点容邦万达广场快步走去。

“一到节假日,各大品牌餐饮店门口排起长队的场景随处可见。”王源对记者说,“巴中吃的、耍的有很多,但又不像大城市那么拥堵,住起来挺安逸的。”

城市大型商圈、特色商业项目等丰富的商业业态既聚拢人气,也能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为满足群众消费需要,宜居生活提升工程也将提升消费体验纳入其中:今年,我市将打造2个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继续提升6条特色商业街、4个城市商圈。

消费向新,幸福向前。除了传统的消费场景,众多新型消费业态,让群众对城市充满了新期待。

2月7日,在恩阳区科普大视界园区,施工团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

“这是园区为群众全新打造的体验场景——飞翔影院,可容纳232人观看。”四川米仓影视硅谷文化有限公司讲解员庞丽环介绍,“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16K超高清LED飞翔球幕影院,屏幕面积约740平方米,相当于1.74个标准篮球场,能做到科普与视听的完美融合。”

将科普与视听紧密融合联动,是我市首创全国性的产业新赛道,探索“首发经济”的举措之一。“新的消费体验增添新的消费动力,去年我市新培育省市级消费新场景12个。”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实施宜居生活提升工程中,我们还将引进“首发经济”20家。

消费的活力点亮的是居民幸福生活。宜居生活提升工程还明确提出,要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升级。

据介绍,今年我市将开展“蜀里安逸”系列消费促进活动500场次以上,带动销售额超20亿元,形成促消费、惠民生“一盘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巴中融媒记者 张永龙)


扫码关注巴中开放大学
服务电话:0827-2261033      邮编:636000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莲花街145号

版权所有 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 蜀ICP备17034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