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09:57 来源:巴中日报
12月16日,巴中市繁荣文艺创作推进会召开。会议通报表扬全市2021年度“六个一”文艺精品奖励获奖作品,为“六个一”获奖作品代表颁奖,并向陈智林大师工作室、贺享雍名家工作室、何学斌名家工作室、巴中文学院授牌。
会上,我市近百名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有观点的碰撞,又有经验的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他们将带着此次参会的所思所感所悟,扎根巴山大地、深入基层民间,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奏响新时代颂歌,以绚丽笔墨描绘“诗意山水·红色巴中”美丽新画卷。
这是一场表彰过往成绩的总结会
十年来,巴中文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结下累累硕果。从文艺精品来看,曲艺剧《望红台》、四川清音《蜀道》、民俗文献《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先后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群众文艺最高奖全国群星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今年全市《小军号》《蜀道》《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等5件文艺作品获省级重点扶持奖励,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之最,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从人才队伍来看,近十年全市新增市级协学会12个,新增国家级会员70余人、省级会员400余人,除舞协、评协外,其他现有类别文艺团体国家级、省级会员实现全覆盖。秦渊、叶君还分别当选为省曲协、省摄协副主席,巴中文艺领军人才的硬实力充分彰显。
从文艺惠民来看,我市对接争取中国文联、省文联文艺惠民活动走进巴中,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曲艺进社区”等文艺惠民活动,在全市实现脱贫奔康、推动振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先后参与国家、省重大文艺调演,并举办历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光雾山国际红叶节,基层群众文艺获得感不断增强。
从特色品牌来看,在全省首创设立“六个一”文艺精品工程,累计评选文艺精品16件、兑现资金94.8万元。首倡建立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成为泛巴区域最具含金量的文艺品牌。同时,推出的“精品剧目进巴中”“律动巴山”“秦巴大讲堂”等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也独具特色。
成就的取得,夯实了我市建设文化强市的坚实基础,也奠定了巴中文艺在四川文艺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这是一场思想交流碰撞的研讨会
三小时的会议时间里,留了近两小时时间供与会文艺工作者交流发言。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大家产生了新的想法,对文艺创作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创作任何文艺作品都离不开题材,巴中有无数的题材而且是好题材。”市作协主席周东在围绕长篇小说创作发言时说,长篇小说的创作是一条艰苦寂寞的长途跋涉,可能到不了彼岸,更没有捷径,因此更需要创作者习惯阅读、甘于寂寞、勤奋练笔,用勤奋来获得成功。
电影是一种表达的艺术。透过故事、情节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理念,并于观众在无声中实现灵魂交流。“想要推动巴中本土电影作品创作发展,必须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促进影视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影视文化品牌。”巴中市晏阳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成燕表示,自己将主动树立起作为巴中文化强市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的思想认识,让巴中的人文文化、地方形象借助电影更快、更广泛生动地走向全国。
每月第一个周六的上午九点至十二点,我市广大书法爱好者都会相聚于雪涛书法院参加雪涛书法艺术沙龙。18年来,艺术沙龙风雨无阻地举行,至今已开展活动221期,在全市书法爱好者中广受好评。“想要搞好一个协会的工作,必须有一个无怨无悔的服务团队,大家在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的驱使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才能成功。”市书协副主席蒲剑在围绕“组织文艺沙龙、开展志愿服务”作主题发言时,向广大文艺创作者这般讲述自己开展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
近两个小时的发言,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要为巴中建设文化强市建言献策、出力出智。(记者 郑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