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欢迎您!
现在位置: 首页 > 市政府信息
市政府信息
牢记嘱托 在振兴发展中谱新篇

——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座谈会侧记

2022-12-20 09:03 来源:巴中日报 

      寒冬艳阳。12月19日,省内外再次将目光聚焦巴中,以“传承红色基因·振兴革命老区”为主题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座谈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踏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深化区域合作,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刻下新的时代印记,写下新的时间篇章。
  踏寻革命足迹
  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在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与会人员敬献花篮,瞻仰无名烈士碑,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大家纷纷表示,巴中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有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走过英雄们走过的路,我们也要不忘来时路,把已走过的正确道路坚持好、巩固好。
  在恩阳古镇,大石坎街、正街恩阳县委展陈、红军经理处、儿童团遗址……一个个革命旧址让与会人员情不自禁驻足聆听讲解。大家纷纷认为,红色资源是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恩阳依托红色资源,放大红色效应,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值得学习。
  90年前,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转移,转战3000余里,于12月18日进入通江两河口,把红旗从大别山插到大巴山。1933年2月,召开川陕省第一次党代会,宣告川陕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
  红四方面军在巴中战斗和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12万巴中儿女参加红军,大部分壮烈牺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等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让巴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我市现有国、省、市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1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97处511点、馆藏红色文物3万余件,被党史党建专家誉为“中国革命露天博物馆”。巴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数量多、分布广,四川省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900余处,巴中市高达397处,占全省五分之一,全市80%的乡镇均有分布。
  “作为一名红军后代,此刻我心潮澎湃。”参观中,老红军后代李剑激动不已,他说,祖父李厚禄于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现在到祖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好像又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继续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把家庭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应有的力量。
  抓住历史机遇
  携手走好当前的路

  在座谈会召开之际,纪念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学术研讨会刚刚落幕。接连两个重大会议召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赓续红色血脉,从先辈的革命精神中吸取团结奋进的力量,走好当前的路。
  近年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对川陕革命老区给予了系列特殊政策支持;《“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支持川陕革命老区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保护建设秦岭重要生态屏障,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在此交汇叠加,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既有党中央的倾情关怀,也有国省战略支持,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抓住机遇,乘关怀而奋起。
  “近年来,我们集团和巴中渊源深厚,在高速公路、铁路、建造施工、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企地合作,累计投资各类项目20个,总投资逾900亿元,双方构建了稳固的合作机制,结下了深厚的企地情谊。”蜀道集团川东北分公司副总经理邓建军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全面深化双方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方向的合作,共同推进高质量红色文旅重大项目落地,助推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抓住机遇,中国华能集团“十四五”期间将在四川新增投资1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四川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开发新能源基地项目,巴中燃机项目开发建设也迎来了机遇期。
  携手走好当前的路,还要加强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次座谈会上,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提出,要着力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引导红色文创产品、红色演艺项目、文化旅游体验、餐饮住宿消费等协同发展,做到引得来人、留得下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实现红色文旅融合的优质发展。
  深化区域合作
  共同开拓美好未来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好的告慰。
  川陕革命老区地处"川陕甘渝"三省一市结合部,地缘上一衣带水、交通上互联互通、人文上相亲相近,拥有独具特色、享誉世界的绿色生态资源,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秦巴农洽会、巴人文化艺术节等交流合作平台影响力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川陕产、川陕造特色产品走向全国、流通世界。
  广元与巴中人文相亲,红色历史一脉相承,是红四方面军后期首府地、西线主战场和长征出发地。座谈会上,广元表示将与巴中继续深化区域合作,在广巴铁路扩能改造、川北高速公路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继续改善交通基础条件。
  深化区域合作,巴中牵头发起红色文旅走廊建设倡议,与陕西汉中、重庆北碚等共同发布《共建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宣言》,着力建设覆盖西部、纵贯南北的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扩大川陕革命老区影响力,推动革命老区抱团发展。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在推动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旅加快发展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川陕革命老区与延安、井冈山、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补上发展短板。巴中倡议深化区域合作要联动共建,共同争取国省支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川陕苏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研究和传承利用、营销推介等方面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组建红色旅游联盟。川陕渝三地联合组建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联盟,统一规划开发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发展,共同完善历史资料,塑造区域红色旅游品牌,密切红色旅游景点联系;
  擦亮红色旅游品牌。加强红色旅游规划对接、线路连接,共同争取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获得国家层面支持,合力推进红色走廊建设,接续实施好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提升等标志性工程,不断增强川陕革命老区“红”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会场内外,思想在交融、力量在凝聚、信心在传递。
  共同推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成为与会人员的共同心声。(记者 何欢)

扫码关注巴中开放大学
服务电话:0827-2261033      邮编:636000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莲花街145号

版权所有 巴中开放大学(巴中社区大学) 蜀ICP备17034943号